清式家具的产地主要有广州、苏州及北京三处。它们各代表一个地区的风格、特点,被称为清式家具的三大名作。其中以广式家具最为突出,并得到皇家的赏识。明末清初,西方传教士大量来华,传播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,促进了中国经济和文化艺术的繁荣。广州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,便成为中国对外贸和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门户。随着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,各种手工业也都随之繁荣和发展起来。
加之广州是贵重木材的主要产地,南洋各国的优质木材也多由广州进口,制作家具的材料比较充裕,这些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,赋予了广式家具独特的艺术风格。
广式家具的特点之一是用料粗大充裕,以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紫檀边座点翠插屏为例,在两侧瓶式立柱上用料粗大充裕的特点最为突出。每个立柱从底座墩木的上平面算起,就高达63.5厘米,瓶腹最宽处19厘米,厚6.5厘米。要用这么大的木料削成细脖、大腹、小底的方瓶形式,自然要挖去许多木料。再看插屏底座的木墩,长55.5厘米,宽11厘米,高15厘米,下面挖出曲线轮廓,两端留足。其用料的大小,关系到插屏的稳定与否,因此,广式家具的腿足、立柱等主要构件不论弯曲有多大,一般都不用拼接做法,而习惯用一块木料挖成。其他部位也大体如此,所以广式家具大都比较粗壮。
为讲求木性一致,广式家具大多用一种木料制成。通常所见广式家具,或紫檀、或酸枝,皆为清一色的同一木质,绝不掺杂其他木材。而且广式家具不加漆饰,使木质完全暴露,让人一看便有实实在在,一目了然之感。
广式家具特点之二是装饰 花纹雕刻深峻,刀法圆熟、磨工精细。它的雕刻风格,在一定程度上受西方建筑雕塑的影响,所刻花纹隆起较高,个别部位近似圆雕。加上磨工精细,使花纹表面莹滑如玉,丝毫不露刀凿痕迹。以紫檀雕花柜格为例,柜格正面两门板心都饰以阳刻花纹,四角及正中雕折枝花卉,花朵及枝叶叉芽四出,雕刻较深而极富立体感。所饰西洋巴洛克风格花纹,翻转回旋,线条流畅。图案间隙留出衬地,在雕刻时,除图案纹饰外,其余则用刀铲平,再经打磨平整。虽有纹脉相隔,但从整个地子看,绝无|||高低不平的现象。在版面图案纹理复杂,铲刀处处受阻的情况下,能把地子处理得这样平,在当时手工操作的条件下,是很不容易的。这种雕刻风格,在广式家具中尤为突出。
广式家具的装饰题材和纹饰,也受西方文化艺术影响。明末清初之际,西方的建筑、雕刻和绘画等技艺逐渐为中国所应用,自清代雍正至乾隆、嘉庆时期,摹仿西式建筑的风气大盛。除广州外,其他地区也有这种现象。如:在北京兴建的圆明园,其中就有不少建筑从形式到室内装修,无一不是西洋风格。为装饰这些殿堂,清廷每年除从广州定做、采办大批家具外,还从广州挑选优秀工匠进京,为皇家制作与这些建筑风格相协调的中西结合式家具。即以中国传统工艺制成家具后,再用雕刻、镶嵌等工艺手法装饰西洋花纹。这种西式花纹,通常是一种形似牡丹的花纹,亦称“西番莲”。这种花纹线条流畅,变化多样,可以根据不同器型而随意伸展枝条。他的特点是多以一朵或几朵花为中心,向四处伸展,且大都上下左右对称。如果装饰在圆形器物上,其枝叶就多作循环式,各面纹饰衔接巧妙,很难分辨它们的首尾。
广式家具除装饰西式花纹外,也有相当数量的传统花纹。如:各种形式的海水云龙、海水江崖、云纹、凤纹、蝠、缠枝或折枝花卉,以及各种花边装饰等。有的广式家具中西两张纹饰兼而有之,也有的广式家具乍看都是中国传统纹饰,但细看起来,总或多或少地带有西式痕迹。为人们鉴定是否为广式家具提供了依据。当然,也不能仅凭这一点一滴的痕迹就下结论,还要从用材、做工、造型和纹饰等方面综合考虑。
清初,为适应对外贸易的发展,广作的各种官营和私营手工业都相继恢复和发展起来,给家具艺术增添了色彩,形成与明式家具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。这种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雕刻和镶嵌的艺术手法上。镶嵌作品多为插屏、挂屏、屏风、箱子和柜子等,原料以象牙、螺钿、木雕、景泰蓝和玻璃油画等为主。
提到镶嵌,人们多与漆器联系在一起。原因是中国镶嵌艺术多以漆器作地。而广式家具的镶嵌却不见漆。是有别于其他地区的一个明显特征,传世作品也很多,内容多以山水风景、树石花卉、鸟兽、神话故事及反映现实生活的风土人情等为主题。如:紫檀边座点翠象牙插屏,屏心以黑色丝绒为衬地,用点翠嵌成山水树石,象牙着色人物,描绘出农家一年一度的灯节情景。人物雕刻细腻,点翠色彩艳丽。
广州还有一种以玻璃油画为装饰材料的家具。也已屏风类家具最为常见。中国现存的玻璃油画,除直接由外国进口外,大部分由广州生产。它与一般绘画画法不同,是用油彩直接在玻璃的背面作画。而画面却在正面。其画法是先画近景,后画远景,用远景压近景。尤其是人物的五官,要画的气韵生动,极为不易。